• 快盈viii




  • 中文 | 
    员工通道 邮箱登录
    首页 > 新闻中心 > 行业资讯 > 正文

    国务院“重拳”稳增长 四大新工程包蓄力

    发布时间2015-06-18 浏览次数: 10262

    昨日,国务院又出稳增长“组合重拳”,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常务会议,部署加大重点领域有效投资,发挥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作用。

    会议提出将增加中央财政投入到农村电网升级改造等“短板”基础领域,同时推出新一批重大工程包,强调在盘活存量的同时采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(PPP)等多种手段扩宽融资渠道。

    在国务院的稳增长“组合重拳”中,投资对经济到底能有多少贡献 ?

    一名官方学者对《第一财经日报》记者分析称,按照今年7%的经济增速目标和当前经济结构推算,出口疲软,预计最多贡献一个百分点的增长;投资和消费的贡献将分别占三个百分点左右。

    我国2014年的GDP总量约为63.64亿元。如果不考虑GDP统计中的价格指数等因素 ,按上述学者的理论,2015年要完成7%增幅的目标,至少需要20.43万亿元的投资 。

    不同于口径更大的固定资产投资,这里的投资通常被认为包括设备、基础设施、房地产三大块。民生证券近期发布研报认为,今年要达到7%的GDP增速,全年基建投资需达到14万亿元。

    上述学者同时表示,由于变量因素较多 ,推断也并非绝对,但是从平衡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等多个方面的统筹来看,加大基建领域投资有利当下和长远 。

    基建投资审批提速

    尽管一季度以来稳增长力度不断加大,但截至目前,二季度的一些数据尚未明显回暖。

    国家统计局近日发布数据显示,今年1~5月份 ,全国完成固定资产投资(不含农户)17.12万亿元,同比增长11.4% ,增速比1~4月份回落0.6个百分点 。统计局统计显示,这一数据已是“十连跌”。

    不少机构预测 ,由于政策红利的滞后,二季度GDP增速有跌破7%的可能性 ,要完成全年目标,下半年稳增长难度仍然较大。

    《第一财经日报》记者梳理发现,从铁路 、棚改、水利等主要投资领域的中长期规划来看 ,今年这些领域需要投入数万亿元。在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的情况下,自去年11月以来 ,发改委又新批复了近一万亿元项目。

    临近年中,有关工程的批复速度更大大加快。仅5月18日到20日三天内 ,发改委就批复了九个重点领域建设项目,投资总计4587.68亿元。6月11日,发改委又批复了七个机场等相关建设项目 ,投资总计1267.2亿元。

    具体来看 ,发改委批复的项目主要涉及公路、铁路、机场和城市轨道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。有机构人士近日对本报记者表示 ,进入下半年,传统基建领域 、特别是铁路领域的建设高峰将逐渐到来,发改委提前“布局”有利于快速推进建设 ,促进全年经济任务顺利完成 。

    这名人士还表示,许多工程从获批到开工还需要一个过程 ,越早获批在年内开工的可能性越大,有利于完成全年任务 。

    国务院研究室司长向东认为 ,尽管有疑义,但不可否认 ,投资仍是当前中国经济增长的关键支撑 ,“尤其是我国基础设施还存在许多短板的情况下 ,投资空间仍然充裕 。”

    近两年来,各个领域的投资稳增长潜能被充分挖掘 。本报记者梳理发现,去年的部署主要集中在棚户区改造 、铁路建设 、重大水利工程建设、金融服务三农和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等领域,而今年更多向产业升级、“互联网+”等领域延伸。

    昨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又提出,要重点投资农村电网升级改造 、粮食仓储设施、城镇污水处理设施 、城区老工业区和独立工矿区改造搬迁等领域 。

    投资储备包格局 :7+6+4+1

    今年以来 ,国家发改委相继提出“七大工程包”和“六大消费工程”作为加大投资的组合拳,几乎涵盖了主要稳增长领域。此前 ,《第一财经日报》曾报道,第三批“工程包”将上报国务院。

    昨日,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,要积极筹划新兴产业 、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 、现代物流 、城市轨道交通四类新工程包 。

    有知情人士告诉《第一财经日报》记者,系统性的发布工程包有利于集中全社会各方力量投入建设,同时也有利于系统性的“补短板”,为后期的转型升级打下基础。

    发改委投资司副司长罗国曾表示 ,为更好地稳增长和促投资,发改委将不断充实完善和动态调整重大工程包 ,把一些符合方向、具备条件的重大项目及时补充进来,形成“四个一批” ,即“实施一批 、核准一批、储备一批 、谋划一批”。

    从此前的布局思路来看,发改委形成了“7+6+4+1”的投资储备包格局。“7”是指包括信息电网油气等重大网络工程 、健康与养老服务、生态环保 、清洁能源、粮食和水利 、交通 、油气及矿产资源保障工程在内的“七大工程包”;“6”是包含信息消费、绿色消费 、住房消费、旅游休闲消费、教育文体消费和养老健康消费“六大领域消费工程” ;“4”是上述提及的新工程包;此外 ,加上今年政府工作报告进一步强调推进的“一带一路” 、长江经济带和京津冀协同发展三大战略 ,这一储备格局初步形成 。

    值得注意的是 ,早在工程包推出初期 ,发改委还解决了“投什么、谁来投、怎么投”等难题 。

    具体来看,“投什么”包括补短板 、调结构,以增加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供给;“谁来投”是要用占整个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不到1%的政府投资来撬动社会和民间投资 ;“怎么投”则是通过政府和社会资本加强合作即通常作为PPP的方式来推动合作。

    万亿级PPP项目上马

    政策“开路”后,有关工程能否真正落实的关键在于资金是否到位。

    为加大薄弱领域的财政支持力度,发改委最近部署盘活中央预算内投资存量资金 ,要求地方在6月底前完成对2014年及以前年度中央预算内投资存量资金的清理盘活工作,清理出的资金将被统筹用于资金短缺的关键领域。

    国务院常务会议昨日又进一步提出 ,要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 ,加大有效投资。具体来看 ,会议提出要引导金融机构建立快速通道 ,加快重大工程 、PPP项目等贷款审批,促进有效投资持续增长。

    此外,加强PPP合作模式无疑已成为今年引资最大的看点,发改委近期还建立了PPP项目库开展专门推介。

    《第一财经日报》记者统计发现 ,5月发改委发布的PPP项目范围涵盖水利设施、市政设施、交通设施、公共服务 、资源环境等多个领域,共1043个,投资总计1.97万亿元 。

    PPP在地方也迅速形成风潮 。据广发证券研报,截至5月底,已有22个省份公布PPP项目推介计划 ,估算投资总额超过3万亿元。最近一个月内,山东、河南等6省集中推出一批PPP示范项目,总投资金额超过7667亿元。

    其中 ,交通设施建设是各省投资力度最大的领域。例如,广西推出了铁路、地铁、公路 、机场等交通基础设施类项目6个,计划投资293.74亿元,占近期公布的总投资计划的逾六成 。而在云南首批推出的PPP示范项目清单中,交通基建项目有41个,占总投资比例超过八成。

    有机构分析称,目前政策正在形成强改革与货币政策松紧适度新组合 ,预计二季度将加码基建投资对冲房地产投资下滑。此外,地方债替换降低无风险利率、提升风险偏好;专项债券超市场预期 ,稳增长决心显现。央行方面,预计未来还会有降息降准等进一步政策出台。

    信息来源:第一财经日报

    地址:中国.济南长清区崮山.快盈viii工业园  邮编:250307  电话/传真:86-0531-88360186
    鲁ICP备19002176号 公安备案 37011302000261号   山东快盈viii水泥集团有限公司



  • XML地图